- 日 报
- 晨 报
- 微 博



- 朝阳日报
- 晨 报
- 微 博



郭大方 本报记者 柴桂清 摄影 郭大方 仇一军
不畏艰难加油干,尽放韶华争朝夕。项目建设现场,北方冬季不施工的惯例正在被打破,时值二九天气,围栏内吊车长臂高高举起,挖掘机、推土机埋头作业。朝阳凌源经济开发区着眼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新机遇,树立大视野、战略思维,聚焦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条主线,按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进一步强化、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的思路,不断创新理念,实施重点突破,勇做地方振兴发展的龙头和发动机,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联络不断线、招商不停摆、落地开工忙。2020年,开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复产复工、项目建设各项工作,重点围绕凌钢千亿冶金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非金属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主攻京津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开展以商招商,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外出招商50余次,组织参加北京、沙河等地招商推介会6次,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58个,计划投资15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落地项目42个,计划投资102亿元。
2020年年初以来,开发区核心区共实施项目62个,新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24个,同比增长33%;亿元以上项目25个,同比增长177%;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分别增长200%、100%。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8亿元,同比增长143.37%。实现税收1.6亿元(不含凌钢),同比增长36%。旭阳能源公司540万吨焦炭、铁路专用线、600万吨球团、工业电子玻璃产业园、中玻二线、润津玻纤等项目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年开启新征程。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跨越式发展的“主战场”,新时期赋予经济开发区的历史使命催发着开发区人跨马征程再扬鞭。
凌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厂区外景。
建设中的新材料飞地经济产业园。
一汽凌源汽车车架制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产品。
辽宁航天凌河汽车有限公司工人在内饰线上加紧皮卡驾驶室室内安装。
辽宁炜盛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劳作。
辽宁路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工人认真检查生产的汽车轮毂。